【云南插队纪实篇】(十九)在农村继续发挥作用(沈志强)
云南插队纪实篇
作者:沈志强
语音:原野
(十九)
在农村继续发挥作用
除了帮老乡家起起名字这种比较简单的“文化服务”,我们也琢磨着是否能更深层次地为农村提供些其他方面的科技、文化知识方面的“支持”。
有的生产队的知青去了以后,就会在田边地头带领老乡学习《毛主席语录》,因为当地老乡的文化有限,这本小红书对他们来讲就是“天书”,我们知青掌握的这点“识字能力”就足够给他们“解读”了,至于老乡能听懂多少,只有天晓得了。
这张照片是在我们县的另一个公社小勐统公社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荣海提供的,照片中金荣海在出工时在地里给老乡读《毛主席语录》。
这是金荣海在与他们集体户的知青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
我老婆当时在那个公社的河边队插队,这是他们在庄稼地里与当时的县委书记郭书记(中间带军帽者)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场景,这照片应该是随书记一起下来采访的“县革委会”的“宣传组”的同志拍摄的。
这是我老婆当时插队的集体户的七名女知青在向贫下中农学习农业知识,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熠熠生辉,七个人居然只有一个例外没有带军帽。
我们当时在村子里倒是没有想起来给他们读“语录”,因为我们村有“政治指导员”,他经常会在晚上开会时说些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我们就作为接受“再教育”的一个途径,也就没有再去“教育”农民了。
我们当时了解到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很低的,水稻亩产只有两三百斤,而当时我们听说的上海附近的水稻亩产已经有千斤了,就跟队长建议,说是能不能采取些措施提高些亩产?比如施施肥什么的,这样也许能提高点亩产,为生产队出谋划策也算我们在农村能发挥自己的一点作用了。但队长听了不以为然,他说我们队的种粮食的水稻田和玉米地以及菜地是一律不施肥的,肥料这东西这么脏,浇到庄稼地去了,以后这些粮食和菜还怎么吃?化肥更是不可接受的,而目前我们用的“肥料”是最好的,就是第一年水稻割了,那些稻草就留在田里,还会长出些野草来,第二年只要把这些东西犁田时翻下去,就是最好的肥料了,道理也对,绝对是“原生态”的,现在哪里去找没有化肥、农药的粮食?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队有的是土地,周边荒地很多的,粮食现在够吃(小农经济啊,够吃即安,不过当年多了也没有用,又不能拿到市场上去倒卖赚钱,那是投机倒把,有罪的),如果以后不够吃了,只要再花些劳动力去开些田、地出来就是了,近似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成本很低的。
这是我前几年去拍到的照片,他们在砍山上的小树和野草,把这些烧了就是肥料,准备开荒种玉米。
第三个原因是这些经过多少年精选出来的品种正是最好吃的品种,尽管产量很低,回想起来确实如此,这些糯米或大米做出来的饭非常好吃,有时候去远处出工要“带晌午饭”,没有什么菜,用芭蕉叶包上一包烧好的白米饭,不要菜光吃饭也很香,或者带几个辣椒用火烤一下,再蘸点盐巴,就已经感觉是一顿很好的“晌午饭”了,以至于我们现在都很怀念那个米的味道,现在已经很难吃到这么好的米。队长还说这些“低产优质”的稻种他们会留着的,来年种了主要供本队的人当口粮吃,不能亏了自己,他说以后会去进些产量高一点的稻种来种,当时也有些这方面的宣传了,提倡种高产的粮食,什么“某某几号”,尽管队长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说这些水稻肯定没有自己的好吃,但是产量高,队里后来还是种了,主要就用来交公粮和卖余粮,“卖给吃公家粮食的人吃”。
我们知道他们有片菜地,也会让上海家里在信封里“夹带”点菜种来,上次已经提到,由于这里气候好,土地肥沃,种什么都好。后来我们发现这里水果不少,有芒果、芭蕉、木瓜、甘蔗、菠萝、菠萝蜜,但是没有西瓜。有一年我就让上海家里给我寄些西瓜种子来,记得是叫“华东26号”,队长很高兴,就拨了一块菜地给我们试验着种西瓜,看着西瓜蔓慢慢地越长越长,上面陆陆续续地开了花,后来结出了小小的西瓜,绿白相间的条纹很可爱,后来我们发现少了几个,有一天在田边休息与老乡闲聊时说起西瓜,有个小伙子说你们种的西瓜又不好吃的,这回露馅了!原来就是他“偷”吃的,他也承认了,说看着像苹果大小的小西瓜长得蛮好看的,就摘了一个用刀子削了绿色的外皮吃吃看,里面白白的,一点都不好吃。我们说还早呢,要长到几斤重一个呢,里面是黄瓤黑子的,很好吃的。后来成熟了大丰收,比上海看到的“华东26号”的个头大多了,一家分了两三个,我们因为是提供种子的“有功之臣”,就多分给我们几个,装了个麻袋给我们送过来,打开一吃,没有这么甜么,后来才知道,西瓜要种在沙地里的,昼夜温差要大,而我们种西瓜的土地太好了,水分太足,西瓜就光长个了,第二年就移到山脚下去种,就好吃多了。据说在当时的上海吃西瓜要凭医院证明,38.5度以上才能买,想想我们在农村可以放开了肚子吃,也是一大乐事。
我们能把上海的蔬菜、水果品种引进到云南农村来种,也算是对当地的一种贡献了,后来引进的蔬菜品种就一年比一年多了,水果由于不是那么容易引进,除了西瓜,其他就没有尝试了。
第十九篇完,待续。
2020年5月25日
作者简历
作者:沈志强(网名:河马91)生于1952年,1968年初中毕业赶上“上山下乡”,1969年四月去云南省临沧专区永德县永康公社忙捞大队前进生产队的沙沟组插队落户。插队落户四年后于1973年参加了当年入学前的“文化考查”,成绩不错,被昆明师范学院录取,在物理系学习。1976年毕业后在楚雄教了十年高中物理。1987年调到无锡某企业工作。1992年调入无锡市人事局的无锡市行政学校(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无锡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曾任无锡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会长。2012年退休。
爱好旅游、摄影、体育活动等。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